首页初中作文品读《史记》_初三作文的作文大全品读《史记》_初三作文的作文大全

品读《史记》_初三作文的作文大全


在星辉斑斓的夜晚,我手捧《史记》,翻至“屈原贾生列传”一节,字句间流连忘返。屈原之言如石落湖心,泛起层层涟漪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……身察察者,汶汶之物奈何?”斯人已逝,投江之举,如石沉大海,令人唏嘘。我阖上双目,心中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浩然之气,更对屈原的愤懑与投江的绝决,生出了深深的同情。

司马迁曾赞屈原之志,“可与日月争光”。在往昔的封建时代,忠诚如他,确是统治者用以钳制思想、巩固权力的至上典范。然而,屈原之志,在今朝是否依旧适用?其价值是否依旧璀璨?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。

诚然,“心死莫大于哀”。屈原满腔忠诚却遭谤,一片诚信却遇疑,最终化为汨罗江中的一缕幽魂。但,若他有寻死的毅然,又为何不能将悲痛化作力量,寻得新生?他大可放眼四海,投奔明主,或隐于山林,以笔墨抒怀。如此,既不必“受物之汶汶”,又能让自己的才华得以传承。要知道,即使当世无明君,未来必有贤达。纵然一生未能振兴楚国,精神与才华的流传,便是中兴之望的星火。投江之举,实非明智之选。

屈原之“不智”,盖因“愚忠”所致。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,物极必反,此乃自然之理。岳飞因“忠”而陨,若非执着于此,历史或许将改写。忠诚固然可贵,但“愚忠”却足以误人。

忠于国家,乃公民天职,但忠诚的应是国而非施政不善的当权者。屈原的忠诚,固然如日月之明,但他所忠,不过是昏君楚怀王,这“愚忠”显然非智。在今日,更显得不合时宜。理智的忠诚,是“愚忠”的升华,是值得效仿推崇的美德,是为国为民的坚贞之品格。